近日,山东菏泽东明县的家长爆料称,当地万福中学有初三学生因为成绩差被禁止参加中考,家长怀疑是校方为保障升学率而进行强制“分流”。当地教育局称属实,是由于“班主任对政策存在误解”。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严禁强制初三学生分流和剥夺学生中考权利。
不论成绩好坏,参加中考都是学生不容侵犯的权利,但因为成绩差被限制参加中考并非个案。多名不同地区的网友均表示有过类似经历。
学校和老师何以“劝说”乃至直接禁止学生参加中考?原因很简单——升学率作祟。为了避免差生“拉后腿”,干脆让学生在报考环节就放弃。
不可否认,初中阶段确实存在不少“学困生”,他们的成绩差到经常考个位数乃至零分,有时一个人就足以把班级平均分拉低好几分。如果能让他们“主动”放弃中考,既能直接降低管理难度,又能让学校的平均分排名实现跃升,无论是校方还是老师,都会求之不得。
另一个背景是,为了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少地区开通了“直通车”,考普高无望的学生可以不通过中考,或参加难度比中考低得多的考试,即可入读职校。多地教育主管部门也鼓励学校宣传这一政策。但前提是,不管是参加中考还是报考职校,都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不得违背学生意愿强制分流。然而,在利益诱导下,实施操作过程中难免跑偏,尽最大努力劝导差生放弃中考,乃至直接禁止,成了公开的秘密。
2010年6月,教育部发文,强调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和中途退学,或要求学生转校,或强迫学生报考某类学校;强调升学考试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意愿,坚决防止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学生参加升学考试的现象。
禁令并未能有效遏制学校“分流”的强劲动力,顶风作案依然屡禁不绝,无非是形式上更为温和隐蔽而已,或明或暗地“做工作”,仍很常见。
菏泽当地的查处和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固然可以震慑一时,但恐怕很难完全消融学校与老师追求升学率的冲动。要杜绝此类现象,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教学评价的观念和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普职融通”之路。
普通高中可以尝试和中职学校合作办学(或建立综合性高中),打破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割裂状态,融通两种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架起一座相互连通的立交桥。如此一来, “分流”自然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