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高校 > 正文

留学归来求职要擦亮双眼 防范意识薄弱是受骗主因

2019年05月14日10: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034

  伴随着求职高峰期的到来,现在不少海归正忙着投递简历、准备面试。然而,求职过程中也存在“深坑”,海归求职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识别骗子“套路”、谨防上当,也是留学生回国求职时需要绷紧的一根弦。如何有效“排雷”从而顺利找到工作,是留学生回国的第一课。

  求职遇到花样骗术

  毕业季来临,国内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的同时,不少归国留学生也加入这一阵营。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对国内就业市场相对了解较少。但借助网络的互联互通,他们仍旧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多种途径获取招聘信息。

  招聘软件是海归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除此之外,招聘会、求职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和公司官网也可以为海归提供丰富的求职信息。

  求职渠道的多样,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找到了可乘之机,将多种“套路”用于海归求职。比如,某些机构在海外举办的招聘会,虚假宣称有知名企业到场,吸引学生报名参加,从而收取高额面试费;一些面向留学生的招聘会,主办方为自己大打广告,借机推销完善简历、职业顾问等服务。

  吴悦(化名)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国际金融硕士学位,2017年10月回国求职,目前在一家私企人事部门工作。谈及应聘经历,她说自己就“差点被骗”。“求职群里,某些机构在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会宣称提供免费的职业咨询服务。我在与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话时,才发现对方只是想推销机构的产品,所谓‘免费咨询’都是骗人的。”

  今年4月从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毕业的小高目前正处于回国找工作的阶段,他说,自己的朋友就曾碰到过“求职陷阱”,应聘工作成功录取之后要给信息发布机构交一笔所谓的“培训费”,而在此之前,该机构从未说过服务需要收费。

  防范意识薄弱是受骗主因

  不同于几十年前归国留学生头顶“光环”,如今出国留学人数和归国人数持续增长,海归就业难度加大。有时在求职过程中碰壁,不免“病急乱投医”,防范意识变弱,增加了受骗风险。

  对于刚离开校园、初入社会的留学毕业生来说,全新的环境带来很强的陌生感,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适应。吴悦认为,有些海归在外学习、生活时间长了,不仅对国内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在日常生活交往等方面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提高对于一些“陷阱”和“套路”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有些招聘会组织方声称有“内推offer”,借机推出培训课程收取费用,留学生最后才会发现这些“内推”都是骗人的伎俩,向机构要求退款时却遭遇百般阻挠。在小高看来,有些机构看准了留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良好,对于“付费培训”有一定接受能力的特点。有些留学生抱着“试试看,没准就多个机会”的想法而轻信,也增大了被骗几率。

  放平求职心态 谨防上当

  良好、平稳的心态是防止落入“套路”的“利器”。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毕业生找工作时切忌“着急”,也不要轻信“花钱保入职”之类的捷径。应该放平心态,相信自己,依靠实力说话。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时,可以多和有相似经历的同伴交流,分享彼此经验。

  “当求职时遇到棘手的问题,应多与父母或者信任的长辈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遇到需要交钱的‘咨询’,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吴悦建议说。

  同时,求职者一方面要努力核实招聘信息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小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排雷”建议:“首先,简历上不要填写太多个人具体信息,比如家庭住址等;其次,留意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是否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对于提供高薪待遇的工作,要谨慎判断其真实性;最后,在正式面试前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下这家公司,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每项条款。‘小心驶得万年船’,就是这个道理。”

  原标题:求职高峰更要擦亮双眼 防范意识薄弱是受骗主因

文章关键词:留学 求职 受骗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50万份“健康包”援持海外学子

    “我可能永远都忘不了,学校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中国使馆在每个宿舍门口安排发放防疫物资。感谢祖国!”接到祖国不远千里寄来的新冠防疫“健康包”,一名在外留学生在朋友圈中不无动情地说。

  • 中国政府对海外留学生回国有何考虑?外交部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海外中国留学人员,目前还有一些留学人员在当地面临各种困难,需要返回国内。昨天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已表示,对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将视情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及时开通临时加班和包机。

  • 教育部:为滞留境外的来华留学生提供云指导

    刘锦表示,为了应对当前疫情,目前中方采取停止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的临时措施。对于滞留境外的来华留学生,中国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各校做好网上授课等线上教学;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提供学术支持,通过线上指导等方式协助他们完成毕业论文等。

  • 教育部:三举措全力帮扶160万海外留学生 祖国永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威胁到我海外同胞的安全,海外约有160万出国留学人员,目前仍然在国外的大约有142万人。

  • 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做好留学生学业、考试安排

    为了应对当前疫情,中方目前采取停止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的临时措施。对于来华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前期因为疫情的原因回国,现在无法回到中国,学业、考试如何安排的问题。

  • 海外学子的焦虑 在英国留学生7成以上想回国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受到控制,但在全球其他地方快速发展。远在他乡的大批中国留学生陷入了选择回国还是留下的两难局面。尤其在美英等留学大国,疫情的失控让学生们备感压力,而回国也担心面临机舱传染、航班停飞、天价机票等种种障碍。

  • 留学生要不要回国?张文宏建议首先要考虑两个问

    海外疫情发到到目前阶段,要不要回国成为了很多留学生关注的焦点。张文宏称,也有很多朋友在征求他的意见。张文宏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多长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缓半年呢?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

  • 郑州二十九中举行毕业生赴俄留学欢送仪式

    1月3日,郑州二十九中举行了9名高三毕业生赴俄留学欢送仪式,全体师生参加,河南省中学俄语教学共同体秘书长王维同志应邀出席。

  • 千里之外,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近日,1名16岁中国女留学生在莫斯科的学校宿舍内被发现死亡,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对其死亡原因进行调查。随着中国赴俄罗斯留学的学生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如何保证留学生的人身安全,再次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

  • 莫让心理问题成留学拦路虎

    像王静一样顶着巨大心理压力兼顾学业的中国留学生并不少见,更有中国留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的事件见诸媒体,当大家为生命定格在年轻的瞬间悲痛、惋惜之余,留学生心理健康也一次次成为热点话题。

慢新闻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