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记者面前,“老兵”陈荣超瘦削的身躯依旧腰杆笔直,在捐资助学的路上,87岁的他在和时间赛跑。做过开胸手术,心衰肾衰老病缠身的陈荣超告诉记者:“如果能倒在捐建书屋的路上,就是倒在冲锋的路上,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是最光荣的。”
说起陈荣超,许多人都听过他的事迹,20多年来他和老伴杨玉仙省吃俭用、倾其所有,累计捐资110余万元,在四川、内蒙古建立了两所希望学校,为35所贫困地区学校捐建爱心书屋,先后资助48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进陈荣超位于杜家坎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的家中,屋内的陈设和十年前相比几乎没变,只是多了一排奖状奖杯,一张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还有两辆轮椅。
陈荣超是位老兵,1949年12月入伍,直到1988年7月从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学员大队政治委员的职位上退休。“职务可以退休,但是党员不能退休!”退休后陈荣超就一直琢磨着能再做点儿什么。1989年,老两口第一次从新闻上看到“我要上学”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当即决定了新的人生目标:捐资助学。
当时捐建一所希望学校个人需捐款20万元,这对月工资仅数百元的他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老两口全部储蓄还不足一半,之后的日子里他们省吃俭用,粗茶淡饭。到了1999年,眼看即将凑够20万元时,陈荣超突发大面积心梗,医院连下三次病危通知,可陈荣超坚决不肯动用这笔钱。躺在病床上的他跟老伴交代:“遗产捐献希望工程,遗体捐献医学研究,这是我向组织交的最后一笔党费。”幸运的是陈荣超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8年7月1日,陈荣超和老伴制定了一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年计划,计划到2021年7月1日,用3年的时间再捐建8个爱心书屋,作为对党100岁生日的献礼。
到今年7月1日,陈荣超和老伴已捐建了4个爱心书屋,捐赠图书1.1万多册。如今陈荣超和老伴已经要靠坐轮椅去完成爱心书屋捐建,为了让担心自己身体的家人放心,还亲手给子女写了一封“公开信”:在助学过程中身体发生问题由我们自己负责,这是我们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
今年9月,陈荣超夫妇计划再赴甘孜藏族自治州,见证他“三年计划”第二年捐建的爱心书屋在石渠县瓦须乡中心小学建成。
“这所学校是我们62军的第三代帮我选出来的贫困学校。”陈荣超说,现在帮助他捐资助学的人中既有62军的第二代、第三代,也有从当年捐建的希望学校中成长的学生们,还有更多的热心人士,红色基因正在代代相传。(孙颖)
在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贾新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人儿,兢兢业业奋战在教学一线已经30余年;2020年春节战疫期间,她又有着年轻人的冲劲儿和拼劲儿,临近退休勇挑重担。
累计捐资110余万元,在川、蒙建立两所希望学校,为老区、山区、灾区的35所学校捐建爱心书屋,资助48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从军队退休30多年来,陈荣超老两口倾其所有投身教育事业,他们的晚年生活因此变得拮据,却为无数贫困学子点燃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