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敏
11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通气会强调,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
近期全国多地纷纷出台教育减负实施方案,尤其是日前《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和《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了33条减负方案等更是备受关注。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关教育部门为减负做出的努力探索,也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同时还看到了在减负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例如简单的控制课堂时长、严把考试次数、严禁学生参加补习班及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经家长确认可拒绝完成剩余作业等减负措施。这些举措如果不因人而异而全面铺开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新型“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减负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单纯的为了减负而全部做减法,不仅不会达到减负且保质的效果,反而会使一些学生故意“消极怠工”,使家长“发疯”。
不难看出,这样的教育减负是走了样,变了味,背离了减负初心的。这种简单的表面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减负的目的和效果。那真正的减负到底应该怎么做?教育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减负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而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坚持因材施教,提供选修课程、弹性作业和帮扶辅导,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保障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与此同时,家长也应当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参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训。坚持以“精准”的方式科学减负,而不是“一味的”“一刀切”。
教育减负,任重道远。面对教育减负过程中遇到的质疑,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都应当积极反思、全面考虑。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初心,多方联动,综合施策,相信教育减负一定可以落到实处。
近日,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又上热点。浙江、重庆等地出台新一轮政策,采取多种手段为中小学生减负。值得关注的是,一系列“减负”中,体育却在不断“加码”。
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在不断均衡,过于焦虑的家长们需要好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总想着赢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冲刺,效果就一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