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居家版“阳光体育”让学生锻炼不断层

2020年05月07日09: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5034

  “关注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系列评论之二

  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虽有部分地区、学段的学生陆续复课,但整体而言绝大部分中小学生仍处于居家学习状态。自今年2月以来,在两个半月的“宅”家学习中,学生线上学习成为常态,不少学生桌前久坐、活动减少、交流减少。尽管各地已经陆续发布了居家体育锻炼和视力保护的通知及相关建议、指南,但部分学生仍出现了体能下降、免疫力下降、视力不良等状况。

  如何防止正式复学后学校可能会迎来一批新的小胖墩或小豆芽?笔者认为,应该认真研究并探索形成面向每一名学生的“医学防控保安全、教育调控保学习、身心锻炼保健康”三协同的居家生活学习模式。在前期疫情防控、线上教学稳定推进的前提下,做好“身心锻炼保健康”这一课题,以形成有效闭环,是当务之急。

  做好学生身心锻炼,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其一,应该认识到“体能、免疫、视力、心理”四者并非各自孤立,而是集于学生一身并具有内在关联性,撬动其一,可带动其他。其二,相比于正常的学校教育,此次居家学习是一次刹车转轨式的变化,学生对学校原有的日常活动会心有惦念,可以利用这一点做些文章。其三,广大中小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这些冲击和影响在身处不同地域、不同居家环境中的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时序和程度是不同的,有早有晚,有大有小,应因地、因人制宜。

  做好“身心锻炼保健康”,需要明确时间保障。各地应进一步研制计划、各司其职,切实关注、探索居家版的“阳光体育”。从2007年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至今,各地中小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已成工作常态要求,学生在校也已经形成加强锻炼的常态化认知。但在当前的居家学习状况下,很多地区出现了阳光体育锻炼断层。对此,各地应有效利用学校的常规活动与学生的常态认知,有效施为,弥补断层。各地在春季学期课程计划中,应按照既有的阳光体育要求,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时间。各学校疫情期间的教学安排应在区域课程计划指导下明确时间要求,并进行空间场所的引导。

  有了时间保障后,各地各校应提倡因地制宜,可按照“必做—选做—自创”的基本结构和“常规活动—心肺耐力—核心力量”的渐进渠道,探索形式多样的锻炼方式。“两操”,即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属于必做项目。原地跳跃、仰卧起坐、俯卧撑、呼啦圈、跳绳、踢毽、深蹲等以及使用小型器械等运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及居家情况选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长陪同和指导下自创适合居家进行的锻炼项目。

  时间和形式是重要前提,运动内容也甚为关键。锻炼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也是心理的参与,家校应协同探讨在内容上实现身心共育,既关注身体锻炼,又注重心灵关爱。家人的陪伴练习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增进亲子关系;家人的鼓励能让孩子在锻炼中坚持,磨炼意志;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孩子排解紧张压抑的负面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适当的展示与激励对于促进学生居家锻炼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疫情居家期间民众锻炼意识在增强、锻炼行为明显增多,而且通过多样的社交平台、渠道展示锻炼过程和锻炼效果,逐步形成了虽居家但踊跃参与的体育锻炼氛围。中小学生若脱离了日常的教育场境,难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提高自主、自控能力,客观上更需要创设渠道进行沟通、搭建平台进行展示、评选榜样进行引领。学校、班级应积极通过微信、短信、教学平台、家校通等线上渠道,营造身心锻炼保健康的氛围,调动孩子参与的兴趣,给予每一个孩子展示的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评选“防疫小战士”“锻炼小健将”“情绪小达人”“荐书小使者”等,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氛围。

  身心锻炼很重要,但要切实关注安全是底线,遵循适宜性和渐进性,防止产生运动伤害。家庭本不是运动场所,因此要注意地板是否湿滑,桌椅是否稳固,准备活动是否到位等。做好了安全防护措施,居家锻炼的效果才能最大化。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06日第2版

文章关键词:居家版 阳光体育 学生 锻炼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