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情感匮乏是家庭关系的隐形杀手

2020-05-08 09:00: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5034

  乌小鱼 绘

  最近,台湾电影《阳光普照》获得2019年金马奖5项大奖,故事情节暴露出一些家庭人文环境和亲子关系的冷漠和扭曲。

  电影中的家庭有两个儿子,爸爸是驾校教练,妈妈是美容院职员,听话懂事的大儿子阿豪在复读补习,寄托了全家的希望;二儿子阿和因打架伤人坐牢。爸爸崇尚“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人生信条,把所有的“阳光”都给了大儿子,甚至对外宣称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却连看都不想看一眼老二。但是,哥哥需要阴影,弟弟需要阳光。被父爱阳光普照的大儿子跳楼自杀,在边缘黑暗里的二儿子却浪子回头,出狱后像一股清流注入这个家庭,担当起家庭走向未来的责任。

  情感匮乏是看不见的贫穷

  这一家人勤劳而本分,从来不关心情绪,不谈论感受,相互之间几乎没有话说,谁也不了解谁。整个家庭笼罩着一种令人窒息、压抑的紧张气氛。爸爸始终也想不明白为何自己家中麻烦不断,即使在二儿子出狱之后,爸爸也没有能力和他建立情感链接,表达亲人的感受。

  匮乏,就是缺少。物质匮乏即缺钱的贫穷,情感匮乏也称为“情绪阉割”,是一个人自行丧失或不被认可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

  自行丧失情绪感受,即当事人已经失去体验情绪的能力,是情感剥夺;而不被认可情绪感受,是当事人不被允许或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情感压制。当一个家庭只关心是非、不关心情感的时候,就处于情感匮乏的状态。

  情感匮乏的家庭,互相是“看不见”对方的,家人貌似和谐但死气沉沉,同居一室却相距万里。家人仿佛是冷冰冰的机器,互相之间往往只看见他人的行为,却看不见他人的内心,谁也不懂谁,谁也不了解谁。

  情感匮乏,还表现在那些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身上。他们只在意别人的感受、很少考虑自己的感受,总是讨好别人、委屈自己。大量“中国式好人”,就具备这种被阉割掉情感的特点。

  情感匮乏是家庭关系和家庭幸福的隐形杀手。在情感匮乏的家庭中,情绪感受让位于道理是非,理性关系取代了感性关系,家庭关系难以为继,家庭幸福无从谈起。情感匮乏往往和物质匮乏一起发生,但并不因物质匮乏的解决而自然消失。也就是说,即使是中产家庭甚至富裕家庭,也存在着大量的情感匮乏现象。

  长期以来,情绪和感受在很多家庭中都是奢侈品。毕竟,关注感受、体验情绪、经营关系,都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在农耕文明物质匮乏的环境中,谋生是第一位的,放弃情感、追求是非是求生的一种取舍,阉割掉情感,就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求温饱得生存的挣扎中。

  再者,集体主义父母制的文化传统,主要考量个体的道德和贡献,而不在乎个体的意志和情感,追求个人意志和情绪感受的人往往难于立足。为了在社会环境中得以生存,人们必须放弃情感,和大家色彩一致,成为道德合格的棋子。

  在这样情感匮乏代代相传的环境中,情绪感受就成了一些家族文化的缺陷和盲点,情感匮乏成了一种看不见的贫穷。

  控制是情感匮乏的表现

  二儿子叛逆,不听话,不上进,不符合爸爸的要求,不受爸爸控制,爸爸为此愤怒不已,不承认有这个儿子,不和儿子沟通,对孩子实施冷暴力。爸爸对大儿子充满期待,每年都送给他一本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本子,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胸有大志。

  父母往往偏爱听话的好孩子,排斥叛逆的坏孩子。对好孩子的期待、对坏孩子的否定,都是控制的手段,而控制是情感匮乏的表现;不许坏和必须好,都令人窒息。为了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有些父母会以断绝关系威胁孩子,甚至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来让子女屈服,甚至子女成家后都不放过。这些控制行为背后的声音是:你是我的,你要听我的,你的自我不重要,你的感受不重要。夫妻之间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台湾作家三毛40岁才得到父亲的第一次赞美,她感慨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三毛在家里长期不被认可的情感匮乏,可见一斑。

  叛逆是摆脱情感匮乏的正当行为

  爸爸营造了僵化冷漠、毫无活力的家庭氛围,唯有暴力又叛逆的二儿子阿和不吃这一套,早恋、坐牢、不求上进,浑身负能量,令爸爸崩溃。而实际上,这是阿和拒绝接受情感阉割、挣扎自救、向爸爸的秩序宣战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二儿子通过叛逆,保留了这个家庭最后一线生机,并最终修正了父亲的错误。

  很多父母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有余悸,殊不知,叛逆看似大逆不道,却是青春期孩子自然的本能反应,是孩子争取自我发展空间的必要手段。为了免受成人的干扰,孩子在青春期往往会过分争取空间来“搭台唱戏”,完成追求自我、发展为成人的使命。

  大量研究表明,叛逆是活力的体现,若给足空间、适当引导,孩子不仅不会走偏,往往还会脱颖而出,有利于顺利度过青春期。叛逆还是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的报警信号,尤其是情感匮乏的家庭,出现激烈的青春期亲子冲突,说明这个家庭的人文环境不容乐观,也说明父母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缺少阴影阳光普照也会伤人

  深受爸爸偏爱的大儿子阿豪,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好孩子,几乎没有缺点。这也预示着,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内心早已经被爸爸杀死了。阿豪在自杀前给女友的短信里说,他很希望跟动物一样,在阳光普照时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可是他没有暗处,只有阳光,正如他的女友说:“他把所有的好都留给别人,忘了留点给自己。”

  人性本来善恶共存,正常人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不可能一直释放正能量,也不可能一直释放负能量。让一个人一直呈现光明,他的内心就会只剩下阴暗;允许一个人呈现阴暗的一面,他反而会更加光明。简单来说,恶释放出来了,善就保留下来,一直向善,善很可能枯竭。现实中经常看到,好孩子很痛苦、坏孩子很快乐,没有人文关怀的道德教育,很难培养出道德高尚的人,反而会培养出表里不一的伪君子或空心化的好孩子。承认自私,人才能真实鲜活地善待他人;否认自私,人往往虚假伪善暗流涌动。空心化的好孩子,看似完美,往往有攻击社会或攻击自己的极端行为,甚至成为新闻里常见的完美犯罪者和完美自杀者。

  家庭的一大功能,就是允许孩子在一定的红线之内无礼放肆,允许孩子释放负能量,允许孩子呈现人性之恶,这恰恰是培养孩子拥有健全人格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被善待的时候,他就会表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而接纳情绪允许犯错,也是善待一个人的重要形式之一。

  摆脱情感匮乏路在何方?

  大儿子阿豪自杀以后,二儿子阿和提前获释,结婚生子,回归了家庭,走上了正途。阿和主动推动父子之间达成谅解,改善了家庭关系,激活了家庭情感,爸爸也不再坚守僵化的信条,一家人在光明和阴影交相映衬下,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摆脱情感匮乏的家庭状态有两个抓手,一是父母的反思和自我改变,二是孩子的逐渐长大和对抗回归。

  家庭的情感匮乏是由父母的经验和认知决定的,孩子小时候只能被动应对,往往无力改变。如果父母的学习能力较强,尽早发现并努力反思,寻求专业帮助,改善情感环境,那么家庭就会少走弯路。这类反思型父母否定自己也会痛苦,改变自己更不易,但父母如若改变了,那么亲子冲突持续时间缩短,孩子就可以在更好的家庭环境中轻装启程了。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或没有能力主动改变,那么叛逆(或反思型)的孩子就是唯一的希望了。这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孩子必须在父母的强压下得以幸免,没有被驯服;孩子在反抗控制的过程中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孩子,成熟之后有机会自行疗愈创伤,原谅父母,担当起改善家庭关系、改变家族文化的使命。这只能在孩子长大后发生,往往要经历激烈的亲子冲突及较长时间的阵痛。

  人类拥有丰富的情感需求。没有情感,何谈幸福?物质富有只是手段,情感富有才是目的。家庭既要重视物质追求也要重视情感需要,重视情感匮乏这个家庭关系的隐形杀手,既要解决看得见的贫穷,更要解决看不见的贫穷。只有这样,勤劳和财富才能真正带来家庭生活的福祉。

  (作者系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07日第9版

文章关键词:情感匮乏,家庭关系,隐形杀手,阳光普照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碧源杯”2019中国·郑州快乐家庭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开幕式举行

    6月22日上午,由中国羽毛球协会、郑州市体育局主办,郑州市羽毛球协会、郑州市快乐家庭俱乐部、河南碧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碧源杯”2019中国·郑州快乐家庭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开幕式,在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

  • 五一购房狂欢节,限时钜惠,阳光城五重好礼献中原!

    时光匆匆,步履不停,转眼五一劳动节如期而至,无论您是沉浸在即将悠闲度假的愉悦中还是坚守在岗位上品尝劳动果实的美味,这个五一阳光城河南区域公司都要向天下所有为生活努力的人献上最真挚的敬意。

  • 匠心筑梦,一路阳光——睿life生活体系致敬中原人居

    如今的时代瞬息万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陡增,很多人上班时间从“朝九晚五”变成了“996”,尤其之于年轻一代,工作的疲惫让家变成了一个栖身之所,而非精神港湾,家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温度。

  • 夏季饮食当心“冰箱杀手”

    炎热的夏季,许多人会选择把吃不完的饭菜放进冰箱,认为这样“既保鲜又降温”。但是,冰箱并不是食物的保险柜,有些嗜冷的细菌,会在食物中隐伏,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李斯特菌。

  • 房产继承 这些事你不可不知

    近年来,身边突然离去的人士越来越多,部分还是正处于青壮年的家庭顶梁柱,猝死多数源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或者隐性疾病。对于正在供楼或者置购一些房屋的人士来说,身后事中的房屋分配分分钟意味着过百万的遗产。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