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身边的“野外”也是教育素材

2020-06-09 09:46:32   来源:中国教育报

5034

  前不久,北京丰台某小区因为所谓的鸟屎污染就拆了鸟巢,引起了关注与批评。这让我联想到北京师范大学附近多个街区到了冬季乌鸦就聚集的“历史问题”。

  尽管现代文明持续改变着人类的环境,让我们俨然成为了地球的主人,但我们身边依旧生活着比人更早的“主人”。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两个女孩在家里发现了一条“好大的虫子”,心里很害怕,于是就通过订外卖的方式,特地留言希望快递小哥“敢打虫子”。其实那只虫子就是俗称的“百足虫”,是一种没有什么“杀伤力”的节肢动物。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不识虫,也不知如何对待虫。作为家长,我们要想帮助和引领孩子科学、人文地看待自然,形成积极的自然观,务必自身先要有正确的理念,然后通过实践和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落实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从周边环境的观察开始。每个城市、每个小区都可以成为自然教育的课堂。

  实际上,即便是大城市中也有生物多样性的有限存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现代化城市中的问题,生态保护的政策、观念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全国各地传来很多好消息。就北京来说,通过绿地恢复、生态涵养带和公园建设,北京二环内也有了湿地公园、“口袋森林”,野生物种多样性正在恢复,久已不见的红隼在北京也有发现,人人念叨过的“没安好心”的黄鼠狼、人人学习过的部编课文里的“可以摘果子”的刺猬等野生动物,在居民区常常被看见……海绵城市、森林城市、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新式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得生物多样性可以呈现在众多的城市中。公共服务也通过微小公园、历史遗存和大学校园等调整着植被和水系,改善着城市的生态。

  如果我们自身缺乏相关知识,事先的阅读或者亲子共读就可发挥重大作用。值得庆幸的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自然教育类童书越来越多,百科书、图画书、桥梁书、漫画书等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小读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推动儿童了解并热爱环境非常重要,这是家长的重要职责。相比成人,儿童更愿意亲近自然,我们可以多带领他们离开城市,走进大自然,在草地、山林、田野、江河湖海中体会和学习——观察树叶上、马路边的虫子以及落叶的纹路和色彩;聆听蜜蜂和虫鸟的鸣叫,抚摸硬石、粗木,在大自然的剧院里释放天性,欣赏自然,生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觉知,发展与生俱来的美感。

  (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9日第2版

文章关键词:野外,教育,素材,鸟巢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花880元起,两年就可拿到本科毕业证?官方回复:虚假宣传 花880元起,两年就可拿到本科毕业证?官方回复:虚假宣传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