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走红的“致谢”,就像黑暗路上亮起一束光

2021-04-21 11:02:05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近日,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致谢”部分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流传,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他在文中回顾了自己出生小山坳,母亲离家、父亲早逝,自小就与贫穷和苦难抗争最终完成学业的经历。目前,他已就职业于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3年前,同样是出身寒门,女孩王心仪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写下一篇名为《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其中的金句“感谢贫穷”一度刷屏。黄国平的“致谢”中,也有类似的话,比如“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并没有像黄国平一样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贫穷,但这不妨碍我们被他的文字打动。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也好,接受专业训练也罢,我们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和刻苦。

  出生在西南地区县级市,我算得上一名典型的小镇青年。从小父母对我的学习很上心,可我考上重点大学后,他们的态度大变,在成绩、排名、是否读研等事项上都有些不关心。在母亲看来,我走进大学校门就是走上了一个台阶,自此便不会因学历低读书少被困在某处或某种状况中,至于未来还能上多少个台阶,就不必太纠结了。

  不知从何时起,“知识改变命运”很少再被提起,而一夜成名、托人托关系等捷径,仿佛成了“读书无用论”的一种证明。事实上,知识一直在勤勤恳恳地改变着命运,现实中的例子也有很多。

  在黄国平的“致谢”里,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自己的理想不伟大,一是希望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二是如果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这是一个焦虑无孔不入的时代。“鸡娃”要趁早,出名要趁早,出不了名的话事业有成要趁早,35岁必须实现财务自由,否则人生再难翻身……可对黄国平来说,吃了那么多苦,有过那么多汗水和泪水,最终想要的只是看似很平常的回报。

  如果不是这一“致谢”被意外发布在网上,黄国平很可能只是无数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工作者中的一员,不会被太多人知晓。“致谢”刷屏后,他在网上的回复同样朴实——现在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只能一并向网友表达谢意和歉意,也祝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何为“有所成”?当其日益被狭隘地理解为财富、地位上的成就时,“异议者”不止黄国平一个。去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拿下全省文科第四名,却因报考“无钱途”的考古系备受关注;26年前,山西小伙张俊成成为“北京大学保安高考第一人”,毕业后他婉拒北大挽留,回家乡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对他们而言,直面人生、经营人生,在自己热爱或被需要的领域发挥作用,就是有所成。对许多在比较中徘徊、迷茫的人来说,这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确道路。也正因众多这样的人存在,时代前进的步伐才一直没有停下。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希望黄国平的这篇“致谢”能像一道被放大的光,照亮黑暗中的路,让踉跄前行的人发现,满目尽是同行者。

文章关键词:博士,论文,致谢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