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手工活动“点燃”幼儿创造性思维

2024-01-30 09:17: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5034

幼儿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手工活动能够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如何设计感受与欣赏环节、采用怎样的指导方法、选择何种典型材料,直接影响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灵动的感受与欣赏环节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不同的感受与欣赏环节成就不同的活动氛围和思维空间,下面以大班同课异构“纸杯变变变——可爱的小动物”活动为例说明。

案例一

李老师设计的感受与欣赏环节是请幼儿欣赏纸杯作品范例,在逐一分析作品中动物的造型特征后,她将所有图片集中定格展示,说:“看看谁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小动物。”之后的创作活动中,幼儿频频将目光聚焦在课件上,作品很快完成,但大部分都是复制品,只有个别幼儿在范例的基础上做了微调。

案例二

吴老师设计的感受与欣赏环节是和幼儿一起欣赏三组动物生活照片。第一组是“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瞬间打开了幼儿的话匣子,动物的性格、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在互动中被一一解读。第二组是“同种动物的不同特征”,吴老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狗长得都一样?”之后出示一组不同类型狗的照片,并让幼儿观察讲述狗不同的外形特征。第三组是“可爱的动物”,吴老师说:“这里还有从废旧画册上剪下来的动物照片,如果你喜欢也可以选择。”之后的自主创作中,幼儿极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尝试,作品的呈现让人叹服于他们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手法。

两个活动案例展示了不同的感受与欣赏设计。案例一中,教师用精美的作品范例概括并固化了动物的特征,局限了幼儿的创作思维,尤其是课件上定格的作品范例,更是吸引幼儿临摹复制;案例二中,三组照片的设计充分链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多元的动物表征形象,同时将幼儿的学习点聚焦于“观察细节”,尤其在教师“我喜欢,我创作”的设计理念下,幼儿创作时完全沉浸于自我的独特感受中,借助个性的表现手法将内心的喜欢表达得稚拙鲜活。

智慧的指导方法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手工活动的指导一般集中体现在语言和示范的互动上,智慧的教师应该在这两个设计上进行深度思考。下面以大班同课异构“美丽的窗花”为例解析。

案例一

王老师展示了各种剪纸窗花作品,幼儿纷纷惊叹。接下来,她示范了剪窗花的步骤:正方形纸六瓣花折叠法—用铅笔画轮廓图—沿线剪—打开。幼儿折叠环节顺利通过,却纷纷被困在第二步,于是纷纷求助:“王老师,我不会画!”“老师你帮我画一下吧!”当王老师发出“再剪一个吧”的提议后,幼儿纷纷表示:“太难了,我不会画,不想剪了。”

案例二

孙老师说:“今天我用纸和剪刀来变魔术,看看我怎么变!”她边示范边引导幼儿讲述折叠环节:正方形的纸对角折三次后变成三角形。接着她开始示范剪纸环节:“我的剪刀最喜欢在三角形的边上咬洞洞,你们说先让它在哪条边上咬?咬个什么形状的洞洞呢?”(接受幼儿建议,示范)“再咬个什么样的洞洞呢?”(引导发散思维:各种形状,如三角形、半圆形等;各种图案,如心形、月牙形等;各种线,如锯齿线、波浪线等)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示范剪掉形状、大小不一的洞洞。带着期待和惊喜,教师和幼儿共同打开作品,欣赏窗花的造型,寻找各种形状并给作品命名。“你会变出什么样的窗花呢?试试看!”幼儿兴奋地探索、尝试、交流、展示。孙老师说:“正方形纸会变窗花,其他形状的纸行吗?对角折的方法可以剪窗花,对边折可不可以呢?试试看吧,孩子们!”幼儿沉浸在新一轮的跃跃欲试中……

两个案例都聚焦在新技能的示范和互动上。案例一中,王老师用了传统的“教”,“要剪掉一部分,而不是单纯剪开”的难点一直未能突破,同时,王老师代替幼儿画线,不仅使作品无创意,而且使大部分幼儿丧失了活动兴趣。同样是“教”,案例二中,孙老师显然更懂孩子,她将“教”的过程演绎成艺术游戏,“剪怎样的图形、在哪里剪”的重点在和幼儿聊天的一唱一和中不留痕迹地解决,“剪掉而不是剪开”的难点被她用“咬洞洞”的形象比喻成功化解,整个互动中处处是开放性的语言提示,成功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发散思维。

典型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

幼儿手工活动的创意通过手工作品来实现,手工材料的选择和提供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并决定着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案例一

欣赏了各民族人物的服饰后,赵老师请幼儿观察活动的材料,包括主材料——纸筒,辅材料——布条、毛条、玉米粒、背胶粘贴小物件(眼睛、毛球、星星、月亮、花朵等),工具——剪刀、胶水。创作开始后,大部分幼儿先在纸筒上贴上眼睛,然后用布条随意缠出衣服,毛条制作头发,之后很长时间都在用各种小物件进行粘贴装饰。活动结束后,幼儿的作品基本雷同,讲述也毫无创意。

案例二

欣赏完图画书《大脚丫跳芭蕾》后,幼儿观看了芭蕾舞表演片段,还充分模仿创造了各种芭蕾舞动作,接下来任老师跟幼儿一起观察了创作材料,包括主材料——毛条,辅材料——纸巾、折纸,工具——剪刀,请幼儿思考怎么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跳芭蕾的大脚丫”。创作开始了,幼儿不约而同地先用毛条尝试创作“大脚丫”的身体造型,有的从头开始,有的从身体开始,其间很多幼儿都碰到了一个困难:头与身体的连接不好固定,头总是晃来晃去不能直立。反复尝试后,他们用扭紧和加粗缠绕两种办法解决了问题。作品讲述环节,幼儿都有自己的立意,如“已经成功了也坚持天天练功的大脚丫”“大脚丫做了芭蕾舞教师,教小朋友跳芭蕾舞,从不嘲笑大家”等。

聚焦材料投放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两个案例对比鲜明。案例一中,教师投放的新材料比较多,且多为简易成型的背胶粘贴图案,既干扰了幼儿对主材料的探索尝试,又限制了幼儿对造型及装饰的想象;案例二中,教师投放了简单的3种材料,经过直觉思维判断,幼儿选择了用主材料毛条创作“大脚丫”的身体造型,用纸巾和折纸创作芭蕾舞裙。幼儿对作品立意的构思、身体结构的创作、动作及舞裙的设计,尤其是反复尝试用不同的办法解决连接技能的难题,所有的细节都涌动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可见:活动中材料的充足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多”,而是经过教师深度思考后选择的“典型适宜”,只有为幼儿提供典型适宜的材料,才能有效支持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

作者:董赛霞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28日第2版 版名:学前周刊·保教

文章关键词:手工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央媒观豫 | 她,手工操作精准至0.05毫升!金牌!

      姜雨荷   这个刚刚20岁的姑娘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   优秀学子   12月14日,带着她在世界技能大赛上   为中国赢得的世界冠军荣誉   带着闪闪发光的金牌   回到培养她的校园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全校14000

  • 宝丰手工月饼走俏市场

    在宝丰县城关镇政府的帮助下,手工月饼制作人马步方踏上了北上广的探寻之路。他潜心学习糕点制作新手法,用新技术结合自己家族的传统制作手法将五仁月饼、果味月饼、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口味月饼全面改进,从外观形状、包装、口感等进行了精细化改变并分类上市,还开发了各式各样的新糕点,这些新品,一经上市,便广受市民的青睐。

  • 淮滨:手工馓子赛“金条”

    “这制作馓子的技艺还是从我们祖辈传下来的,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2月18日,信阳市淮滨县三空桥乡麻里街道麻里贡馓传人胡桂华告诉记者。胡桂华从十多岁开始师从其父学做馓子,在40多年的制作过程中,他不断丰富制作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每天天不亮,胡桂华一家便忙活起来,开始赶制馓子。

  • 十余道手工让历史国宝重显

    历史档案文献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表征着某个时段人类文明活动,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做好对历史档案的保护工作格外重要。西藏是我国历史档案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西藏档案局(馆)现存档案140多个全宗,三百万件(册),保存了自元代到20世纪五十年代七百余年的珍贵文献。

慢新闻

克拉玛依某风力机着火损失千万?官方辟谣 克拉玛依某风力机着火损失千万?官方辟谣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