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放榜,一时间,考研成绩的话题持续占据着网络热搜榜。
在逐年攀升的报考数据中,“考研热”是近年来舆论场上的老话题。或为躲避就业竞争,或为寻求学历镀金,亦或因为名校情结,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理由各种各样,有的人走上考研路,甚至仅仅因为毕业焦虑中的“随大流”。
当学历成了执念,还有多少人为学术深造而决定考研?
某考研培训机构内景 中新社发 张勇 摄
非985不读!求学路上的名校情结
2月15日,熊晓珊拿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绩。对比去年的分数线,她有望拿到山东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复试资格。
2019年研究生考试,已是熊晓珊第二次走进研究生考场。和她一同参考的,还有来自全国的290万考生。这一规模较上年激增52万,增幅达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290万考生,考研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在熊晓珊看来,借考研冲进名校,才能在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熊晓珊的竞争压力有着现实支撑,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
一面是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一面是僧多粥少的就业机会,熊晓珊认为,获取985高校硕士文凭才能从就业大军里脱颖而出。
连续两年,她都把目标定在山东大学。在她眼里,这所专业排名靠前的985高校,能让她在学历上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然而,考研升入985大学并非易事。整个大四毕业季,熊晓珊放弃了所有单位的实习和招聘机会,一心放在备考上。可第一年考试她还是名落孙山。
“再考一次。”熊晓珊很快做出决定。即便今年已是“二战”考研,熊晓珊却不打算做出任何妥协,她表示,无论是专业还是大学,自己绝不接受调剂:“不是985大学,我明年再考第三次。”
学子为考研紧张复习。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门槛焦虑”下,高学历成考研执念
在持续升温的“考研热”里,往届生屡战考研早已不是新鲜事。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研究生招考试中,2018年往届生占比已达到45%,接近半数。
23岁的李佳恒,就是“往届生”考研群体中的一员。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是他第二次参加。在他看来,一份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文凭能换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门槛提高,追求高学历的就业敲门砖,成了多数大学生的考研动力。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
李佳恒萌发考研想法,同样来自就业的“门槛焦虑”。本科学习新闻专业的李佳恒,大四进入一家互联网企业实习,同事告诉他,入职必须是硕士学历。
“没有学历,意味着被很多单位拒绝”。在投出其他几份简历后,李佳恒意识到学历已成了进入好单位的硬门槛。
去年年初考研失利后,6月份,本科毕业的李佳恒留在北京租房准备专心“二战”。新一轮备考也让他压力倍增:同龄人或已走上工作岗位,或已升入心仪大学,唯独自己还没有着落。
就业迷茫,升学成毕业“唯一选项”?
冲刺在考研路上,有人为了踏入名校,有人为了一个更好的就业平台。但对于现年25岁何立峰来说,考研却变成了一种无奈:“没想好以后干什么,只好接着读书。”
算起来,2019年研究生考试已是何立峰第三次走进考场。用他的话说,前两次考试失败,是因为自己没找到考研动力。
2017年,何立峰从重庆某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大四找工作时他陷入迷茫:“和专业匹配的工作寥寥无几,也不知自己的兴趣所在。”一时间,何立峰不知未来路在何方。
考研是何立峰多数同学的选择,不知所措的他也决定加入考研大军。自2016年起,何立峰走上了3年考研路。
但这条路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放在何立峰眼前的,是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2016年报考研究生人数177万,到2017年升至201万。一年时间,人数激增24万。
但何立峰却并没有花时间准备。在他的人生设想里,升学并非出于学历追求或名校梦想,只不过是自己就业迷茫之际,放在面前的救命稻草:“考上了研究生,可以推迟几年毕业。”
在就业压力面前,考研成了何立峰逃避现实的“唯一选项”。错过了应届生就业机会,对何立峰而言,无论就业还是考研,都是两难的选择。
前不久,何立峰拿到了第三次考研成绩,结果依然不理想。是坚持再战一年,还是就此走上工作岗位,这个两难的问题,又再度摆在他的面前。
图为考研生坐在楼梯上专心背诵。孙宏瑗 摄
考研热,怎么降温?
如今,“考研热”已持续多年。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2017、2018年增幅更在10%以上。
考研是否应该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海天考研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师吴睿对记者表示:“考生切勿将考研当成执念或理想,选择考研与否,应从自身条件和社会的外部环境出发来考虑。”
针对越来越多往届生坚持考研,在吴睿看来也有着现实的理由支撑:“工作单位学历要求提高,就业压力之下,学生不得不考取高学历。”
“即便如此,考研也不可盲目跟风。”吴睿指出,对往届考研生来说,评判自己是否继续考研,应从自身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出发:“如果学习吃力,就应该适当调整目标院校,甚至进行新的职业规划。”
除自身科研能力,外部社会环境也应成为考研与否的参考标准。
“相比学历而言,用人单位更看重职业技能,考生应从所学专业出发,结合当下就业环境和专业实用性,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吴睿说。(作者:杨雨奇)
复旦大学社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所发布的《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其中子女教育方面:通过对80后群体的调查显示,80后“拼爹”很残酷,“拼妈”更重要。这份调查里提到,母亲的学历越高,孩子越聪明。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要严把人才培养的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月22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召开了研究生学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石宇霞主持。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2019年版《标准》)。较2011年版《标准》,2019年版《标准》从职业技能要求、入职条件、职业空间以及晋级时间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修改,特别是在学历方面,将“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在广州一家月子会所,护理长黄利娴戴着口罩,穿一袭白大褂,温柔地在给一名新生儿喂奶——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位行业内的金牌月嫂拥有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学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月嫂行业正开始受到高学历人才追捧。
基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2018年过去十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在中小学教师队伍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教师队伍结构包括教师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都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高等教育“宽进严出”已是当前的共识。取消“清考”制度,严把毕业出口关,劝退硕士、博士研究生……一系列的消息,标志着混学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比上年增加5017所,增长0.98%;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539.40万人,增长2.00%;专任教师16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45.96万人,增长2.83%。
相关教育专家告诉记者,我国高等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前者的对象主要是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采取全日制教学形式;后者的对象是成年人,一般实行非全日制教学,“后者符合中国国情,毕业证也是国家认可的。成人教育不应为野鸡大学背锅”。
又到招生季,为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市教委昨天表示,本市首次实行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告知承诺责任制,实时监测“高薪就业”“保过学历”“直通硕”等热频词,定期开展“防范虚假招生行为,净化民办高校招生环境”专项工作,严查违规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