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禁止“差生”中考?变相剥夺学生权益违背教育公平

2019年05月07日08:36  来源:人民网

5034

  近日,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一初中疑似禁止“差生”中考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县教育局与省教育厅先后出面回应。教育公平、学生权益保障等问题成为热议焦点。

  舆情脉络

  近日,一名学生家长通过微博爆料,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万福中学不让初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考,而且在上课期间,班主任还用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来羞辱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事件被央广网、《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跟进后,引起公众关注。4月17日,该学生家长向媒体透露,学校大概有100多名学生不能参加中考,被强制分流到技能类学校。当日晚间,该校一班主任回复媒体称,事件属实,系当地教育局规定。并透露班上共有50名学生,其中20多人不能参加中考。

  4月18日,东明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收到过投诉,已经派人到学校调查此事,确认该班主任存在禁止学生参加中考的情况,但并非是“教育局规定”,而是这位班主任个人对教育局传达的会议精神领会出现了偏差。目前这名班主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相关学生和家长赔礼道歉,也不再担任班主任。

  班主任与教育局说法不一致,再次引来舆论质疑。4月21日,东方网发布题为《禁止“差生”参加中考,是“班主任误读政策”?》的评论文章。随后,长城网也发布《禁止“差生”中考,“误读政策”背不起升学率崇拜的锅》的文章,舆情热度持续走高。

  面对争议,4月21日,山东省教育厅通过其官方微博@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紧急通知称,针对网曝“东明100多名学生疑成绩差被强迫不能参加中考”的事件,菏泽市委、市政府立即进行了严肃查处。并表示,各地要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宣传解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严禁强制初三学生分流和剥夺学生中考权利。之后,《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等陆续发表评论文章,呼吁保障学生权益、维护教育公平。

  媒体观点选摘

  东方网:这不仅是班主任“误读政策”

  升学率是地方政府考核教育局、教育局考核学校、学校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这种考核份量很重,事关干部的选拔任用,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的“差生”无疑会拖全校或全班的后腿,“差生”越多,优秀率、及格率、均分越低。在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的激烈竞争中,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就明里暗里授意班主任想方设法将“差生”挤走。因此,禁止“差生”参加中考,粗暴剥夺了他们的考试权,这不是一两个班主任“对相关政策存在误读”才造成的“误解”,而是从上到下密切配合的群体违法行为。

  《南宁晚报》:“差生”禁中考折射教育功利化

  针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采取一些鞭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应以正面引导为主,不能以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代价,更不能损害孩子们的人格尊严。毕竟,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是第一位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得为其“让路”。很明显,学校规定“差生”禁中考,是一种侮辱学生人格的惩戒手段,不仅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初衷,而且暴露出学校教育智慧和教育方式的缺失,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一些学校频频发生侵犯学生权益事件,不能不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的反思。学校和老师在力争使学生达到品学兼优的同时,应注意关心、爱护学生,而“差生”禁中考,则折射教育功利化。这显然值得教育部门反思。

  《北京青年报》:中考“分流”不能变为“分层”

  为了让地方教育部门重视中职发展,我国明确规定中职和普高的规模要相当,但由于社会存在职业教育低于普通教育的观念,以及有的中职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学生和家长不愿意主动选择去中职。近年来,各地都存在中职相对萎缩的问题。为了保证中职的招生,教育部门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包括公办、民办)不得招收没有达到普高线的学生,没有达到普高线的学生也不得到普高借读。这些规定是为了规范普通高中招生,也为保证中职招生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强制初中毕业生不能参加中考直接分流到中职,就做“过了”。

  一边强调普高升学率,一边要保中职规模,这让中职办学、发展变得颇为尴尬。对此,必须纠正地方教育部门考核学校普高升学率的错误做法,要切实解决中职低人一等、学生和家长不太认同中职教育的问题。追求普高升学率,让成绩差的学生“分流”去中职,会给学生和家长中职是“差生”才去上的印象。地方教育部门假如也是以这种眼光来看待中职办学,就难以提高中职办学质量,扭转社会对中职的看法。

  舆情点评

  教育公平的呼吁在舆论场中从未停止。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论成绩好坏,参加中考都是学生不容侵犯的权利。学校强制分流“差生”,是变相剥夺学生法定权益,违背教育公平,应该查清事实,严肃处理。

  事实上,早在2010年6月,教育部就发文强调,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强调升学考试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坚决防止地方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然而,禁令并未能有效遏制一些学校“分流”,顶风举动依然屡禁不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要保证自己的升学率;另一方面是一些中职院校要保证招生率。在这两项考核指标下,一些普高和中职院校以“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共赢”,唯独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

  事件被曝光后,东明县教育局的回应不仅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查处结果,而且还因“涉事班主任对政策存在误读”的说辞,被网民批评有推卸责任之嫌。直到山东省教育厅出面发声,才有了一个相对令人信服的回应。

  从反馈来看,无论对事件起因有何解释,公众关注的始终是有关部门如何保障教育公平和学生权益。杜绝这一现象,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主动排查相关问题,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处理,不可等到曝光后再处置;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领会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做好相应宣传。同时,学校也要加强相关政策研究,不得区别对待学生,做出有损学生权益的事。

  此外,有观点指出,“差生”被分流折射的还有职业教育的歧视问题。当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多元需求,中职院校就成为“差生”分流的汇集地。所以,从长远考量,还需从改革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发力。今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认真贯彻这一方案,采取措施,实现教育多元,改变中职教育困境,不再让学生权益成为升学率、招生率的牺牲品。

文章关键词:差生 中考 教育公平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