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会同公安部联合约谈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网站相关负责人,要求在网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认准各地考试院和高校官方网站,并确保官方网站优先推荐,以切实维护公平和谐的涉考网络环境。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填报高考志愿,成为考生及家长的头等大事,去搜索引擎网站搜索“高考志愿”的人数倍增,而一些搜索引擎网站利用这一良机,不声不响地做起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生意”。
把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在前面,让用户一开启相关搜索便可以一眼看到,相当于为这些高价服务项目打了一个大广告,以便向其收取不菲费用,排位越靠前收费越多,搜索引擎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
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列靠前会让群众产生误导,以为是正规、官方网站,听从其指导,而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地址、头像、个人电话等信息透露,势必引发个人信息泄露之忧。
教育部提醒,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参与商业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活动。换句话说,那些被搜索引擎排在前列的所谓的机构或“专家”指导不过是在自吹自擂,忽悠考生。轻则让消费者虚耗钱财,重则误导考生,贻误报考时机,安全风险不可小觑。
搜索引擎企业利用考生的急切心理以及公众对知名搜索引擎的信任,将用户引流到这些高价收费网站,冤枉多花钱不说,还影响了用户的知情权,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质量。
搜索引擎不能“利润至上”而忘却社会责任。据报道,百度、360等多家搜索网站均存在类似问题。近年来,搜索推广竞价排名以及商业推广机制屡屡成为媒体和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而网络错误“引流”屡禁不止,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也损害市场秩序。
此次,教育部会同公安部联合约谈网站相关负责人,要求在网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认准各地考试院和高校官方网站,并确保官方网站优先推荐,彰显了政府强化监管、依法行政、维护市场秩序及消费者权益的决心,也给相关搜索引擎企业亮起红灯,传递出莫把考生搜索填报志愿当成“唐僧肉”的信息。
中国互联网企业一步一步成长壮大,殊为不易,相关企业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加强自律,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尽管“竞价排名”等模式带来的广告收入是搜索引擎公司很大的收入来源,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一个有责任心、有远大目标的企业绝不能唯利是图,此次约谈理当成为这些企业反思并纠错的契机。将服务用户、方便用户和良好的商业化结合起来,摒弃利润至上的功利思维,保护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构筑消费者友好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搜索引擎企业才能一路绿灯、行稳致远。(斯涵涵)
“精准定位院校”“与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打开搜索引擎,输入“高考志愿”,轻轻一点,或许就能看到此类诱人信息。不过,本报记者可要提醒,千万别用搜索引擎填报高考志愿。
眼下正是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针对近日群众反映的部分搜索引擎网站上高收费的志愿填报类商业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列靠前,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教育部会同公安部约谈了百度、360等网站负责人,对“志愿填报指导”市场进行规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