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所小学正在构建智能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运用如姿态评估、表情识别、语言识别、关键词匹配等技术,探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定量分析。
AI+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教育概念。把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已非新鲜事。这动辄得咎,不少人认为这可能侵犯学生隐私,并会让长期在监控之下的学生养成表演性人格。
如今上海这所学校称使用这一技术,是为了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智能分析,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兴趣,更好地因材施教,那是不是说AI技术只要使用得好,就能够规避隐私问题,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呢?
技术是中性的,是发挥好的作用还是反作用,关键在于目的和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当然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比如教育机器人辅助教学,以及建智慧教室,让学生更方便地获得教育资源,参与课堂讨论。
但用AI技术监控学生上课的动作、姿势、表情,却需要慎之又慎,即便学校声称这是用于对学生上课行为的分析,例如从一次举手、一个哈欠中分析课堂效果。但事实上,一个孩子在360度无死角监控镜头下的表现和在没有监控下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镜头收集的信息本就失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也就大打折扣。
在系统刚使用时,可能仅仅用于行为研究分析。但学校如果进一步扩大其用途,如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对教师课堂表现进行考核,就可能把更多的问题、弊端暴露出来,不但侵犯学生的隐私,还会扭曲师生关系和正常的课堂教学。
其实对类似问题的争议早已有之。可为何一些学校还是乐此不疲,甚至作为成绩来宣传?
“现代化”一直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但个别学校认为只要引进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就是现代化,一些地方甚至把这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而脱离理念和制度的深层次改革,执着于“器物”的革新,这既是一种形式主义,也是规避核心问题的“懒政”。
另外,从当前中小学的办学追求看,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表情和动作监控、分析,也是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契合,甚至也能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因为家长也恨不得时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学习时一个哈欠也不要打。但这与因材施教无关,严格说来,这是育分而非育人,是把学生作为学习机器对待。
资本显然也看准了学校“唯分数”“唯升学”“唯技术”的办学现实,于是对AI+教育进行包装和炒作,这也加快了我国学校采用所谓的智能课堂行为分析系统的步伐。即便遭遇质疑,也可以包装出一套新的话术来继续推广。
而作为育人者,校领导和老师们显然应该对此保持冷静的思考。以学生为本,不是把他们看做行走的机器,恨不得拆解成零件去研究;相反,教育面向的是心智,只有尊重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去理解他们的困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熊丙奇(学者)
打开购物网站,它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推送商品。如今,这类“比你还了解你”的技术已经应用于教学中。根据平时考试及作业情况,教学类AI会自动推送一套新习题。
技术是中立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教育部2018年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将坚持育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提出“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内外教育系统都开始把AI打分应用在作文打分上,仅国内就已经有超过1.2亿人次被AI批改过作文。这引发了人们一连串的质疑。
传统教育正在被人工智能(AI)技术悄然渗透 ,不过二者要实现深度结合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发展,“AI+教育”也成为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就连有条件的小学校,也在探索AI技术的实际应用了。据媒体报道,上海某小学正构建智能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运用姿态评估、表情识别、语言识别、关键词匹配等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娱乐机器人哼唱着歌曲,助教机器人“小一”解答着一个又一个问题,校园自动驾驶快递小车“小黄”为学生和老师运送快递……日前,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举办期间,北京十一学校学生参与编程的各类机器人一同亮相,向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73名国际代表展示着人工智能及其他前沿科技对十一学校所带来的改变。
日前,有媒体报道,“AI+教育”概念迅速席卷教育行业,在许多教育峰会、论坛上,“AI+教育”、人脸识别、表情分析等均是行业人士探讨的热词。然而,一边是行业的激烈追逐,另一边却是来自学生、家长和专家的质疑。
招聘会上,多名清华大学学生告诉澎湃新闻,即便毕业的学校较好,但依旧面临就业压力,“没有那么好找工作”。不过,澎湃新闻从现场招聘单位了解到,诸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一些新兴领域,却处在招人难的阶段。
“我是杭电辅导员智能语音助手‘小AI’,今天发现你旷课了……”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旷课的大学生都会接到这样一个语音电话,而在号码拨通的一瞬间,学生的旷课信息已同时传输至辅导员并被记录在案。
昨日下午,“中美AI赋能教育高端对话(深圳·福田)”举行,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最前沿探索和问题,多位中美教育领域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和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