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考验!姐弟仨圆博士梦
虽然下决心让孩子上学,但是董振荣和丈夫最初的目标,只是“孩子上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不报任何补习班,考不好不能复读。能够决定自己学业的,只能是姐弟仨自己。
“我最心疼的是女儿,她给两个弟弟做了一个榜样”,董振荣说,女儿刘燕也是三人中对学业最为执着的。从小学开始,刘燕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因为经济条件原因,女儿一直没能选择到教育条件更好的学校,她就自己制定目标,并默默地影响两个弟弟。高考那年,刘燕考上了扬州大学,这本是一个让她遗憾的结果,但是女儿很少表露出来,“她一直都是这样,将压力都藏在自己的心里。”
刘燕考上清华大学硕士时,董振荣一度不肯相信。女儿上本科时,就开始树立目标,不仅要考上硕士,还要弥补自己高考发挥失常的遗憾。她准备报考清华大学时,家人根本不知道,在通过清华笔试后,她又悄悄的到学校完成面试,直到通知书下发了,她才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家人。“老二几次上网查看了录取情况后,我才相信”,董振荣说,女儿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动取得成绩,也一次次地鼓励两个弟弟。
穿着学士服的刘燕
老二刘相心思很细,他经常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分心。高考时,刘相考上了淮海工学院,董振荣说,根据老二的能力,他相信会跟姐姐一样,考取到自己心仪学校的硕士。没想到,老二考研时,选择了江南大学。刘相解释,他觉得无锡地区既离家近,经济条件也更好。他选择的硕士专业更加利于就业,毕业后,他想能够早一点参加工作,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压力。不过,刘相的计划被自己出色的学业成绩中断了,考上江南大学硕士后,他因为出色的学业成绩,被学校择优录取为硕博连读,去年11月份,他更是被学校派遣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
老二刘相
老三刘杉因为年龄最小,感受到的经济条件压力也相对较轻。在姐姐、哥哥的影响带动下,他在学业上也更加平顺。本科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他又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在刘杉本科入学那年,董振荣曾经想送他去上学,没想到刘杉满口拒绝。他说,自己的姐姐、哥哥都不要人送入学,自己还让父母送“太丢人了”。
老三刘杉
B 幸福如今:
姐弟仨自立更生还帮父母圆梦
董振荣和丈夫供姐弟仨的艰辛求学路,是在女儿考上大学后画上了停顿号。女儿入学后,马上办理了助学贷款,她甚至还将当地政府奖励的3000元助学金中,拿出了2500元给爷爷治病。和姐姐一样,老二、老三都是依靠助学贷款,开始了自己的大学学业。在校期间,姐弟仨各展所长,参加勤工助学、当家教、打零工,所有生活费全部自己动手挣。不仅如此,三人还都因为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和校园表现,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他们三个上大学,我就再没有为经济条件发过愁”,董振荣表示,孩子们还跟小时候一样,每年都带回来一大堆证书。董振荣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给姐弟仨搜集证书的习惯,一开始,各种奖状都是贴墙上,很快墙贴满了,她就准备了三个装内衣的盒子,如今,盒子也早已装满了。从学习成绩到各种社会实践证书,董振荣翻着各种她越来越看不懂的证书,也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网课”效果怎么样,会不会线上拥堵?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没网,怎么上课?19日,教育部就这些问题予以回应。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日前印发,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确保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数量充足、配置合理、拨付及时的公用经费对学校日常运转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块钱能干什么?不过是买一袋小零食,一瓶普通饮料,但对于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初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却是一顿丰盛的午餐:牛肉炒莴笋、猪肉炒黄瓜、素炒大白菜、筒骨汤、米饭。
10月24日,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希哲到辖区联系点祥付卢村、祥云寺村调研,指导农村党支部建设。
“过去,由于师资缺乏,音乐、美术这些课只能由其他科老师兼带,质量不高,学生提不起兴趣。现在,只要轻点鼠标,学生就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该校校长江宝平开心地说,如今黄土坡教学点不仅能开齐开全音乐、美术等课,而且上课的都是专业教师,学生们可喜欢了。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让优秀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下、稳得住,保证农村教师住宿是重要的一环。9月11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通过3年努力,2022年基本完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基本实现保障对象一人一套。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这里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指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指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差异或为此提供了一个注脚。
在传统印象中,农村孩子的近视率远低于城市孩子。农村没有高楼大厦,孩子们在田野里追逐嬉戏,放风筝,捉蜻蜓,能够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然而,这一固有思维正在被悄然打破。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学生近视率快速上升,已开始超过城市。
记者在东中西部多个省份调研发现,当前,部分农村和乡镇的一些校舍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一些校舍由于久无人用变得破败不堪,造成资源浪费。闲置废弃校舍产权不清晰、再利用价值低等困扰地方政府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