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杨茜的家位于宜宾珙县底洞镇,家里八口人中有四人残疾。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她的父母只能在家里干点农活,贴补家用。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杨茜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提起各种农活,她都特别熟悉,侄儿侄女平时也是她在照顾,特别粘她。
面对家里的困境,杨茜从没想过放弃,她一边照顾家里老弱病残,一边努力学习。高中三年,她拿过三好学生、竞赛等多种奖状。功夫不负有心人,杨茜今年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辽宁理工大学录取。
照顾家人熟悉各种农活
自从杨茜记事以来,就开始帮着打理家务,她比同龄人成熟许多。家人中,母亲视力四级残疾、哥哥肢体一级残疾、嫂嫂癫痫病二级残疾、侄女智力三级残疾。杨茜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给侄女穿衣服,帮她洗漱,然后煮一家人的早饭。每到晚上,她还要帮三个小孩洗澡、穿衣服、收拾等。照顾如此多的家人,她从不喊一句累,所有的苦都藏在心里。她说,“我很感激父母,无论我做任何决定他们都支持我”。父亲对她的疼爱更加坚定她心中的信念,决不放弃,而且要更加努力。
对其他学生来说,高考结束后都是放松休息的时候,而杨茜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去采摘桑叶,因为那时的露水桑叶比较新鲜,蚕宝宝喜欢吃就长得好。如果起晚了,桑叶就会被晒干。一般农户一天只喂两次蚕宝宝,而杨茜要喂三次。她说,“把蚕喂好了,才能卖出好价钱,那样交学费的钱就多一点,父亲压力就小一点。”
除了养蚕,杨茜还要照顾两头猪、去地里种庄稼,基本上能干的活都要做,日复一日的劳动,只为了让家里少添一点负担。
感恩身边人常去做义工
杨茜从小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叔叔等亲友救济。读初中时,班主任帮过她很多。在她心里,已经把老师亲切地叫作“爸爸”。当杨茜调皮时,“爸爸”会像朋友一样和她谈心;在她生病时,会像父亲一样关心她;在她处于低谷时,又会像哥哥一样引导她,这些帮助杨茜都铭记于心。
课堂之外,杨茜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每年的义卖活动,她都会参加。她常把自己的东西拿一些去孤儿院,她认为,“这是积极的活动,一些别人用得上的东西,我都会捐出去,有人比我更需要。”在一些捐助活动中,她也会把自己的衣裤捐给更贫困的孩子。
大学想勤工俭学挣学费
杨茜知道,只有上了大学,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为家庭出一份力。她想证明自己能过上好生活,她不想辜负家人。
长期在地里做农活的风吹日晒使杨茜明白了挣钱的不易,她说,“在大学里能勤工俭学,能学习到很多知识,我还要考研。”她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她一定能做到。现在,一拿起书本,杨茜就会憧憬进入大学的点点滴滴。(詹诗熠 刘圣洁 记者 刘皓洋)
1月14日下午,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肖庄小学开展了“情系困难残疾人 春节慰问暖人心”活动。
12月3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学生参加了由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举办的主题为“爱在阳光下”2019年国际残疾人日艺术助残活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工作,要求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决定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通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
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切实关爱残疾儿童,确保“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在二七区教体局教育科的统一组织下,二七区幸福路小学与片区内小瑾同学的家庭取得了联系。12月3日下午,区教体局教育科楚玉洁老师、幸福路小学副校长李敏霞、教师张悦、贾金岭一行走进小瑾家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清晨6点30分,45岁的周水清一瘸一拐地推出电动车,朝儿子喊着:“子轩,上学了。”每天,把儿子送到15里远的学校上学后,周水清还得去离学校30里地的工厂扫废铁碴,这一趟周水清得走45里。
“景、影是古今字,这里的意思是‘影’,因此应读ying三声。”“背错了哦,入海流,不是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