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12年,志愿填报这临门一脚怎么踢才能更漂亮?记者搜集到几大误区,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注意绕开这些“雷区”。
雷区1
不看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等。
招生简章内容详尽,请一定仔细阅读,不看录取规则、报考限制等细节会吃大亏。
雷区2
非名校不报
孩子考上一所名校,家长自然欣喜无比。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则是不明智的。
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的、实力强劲的专业。
雷区3
非热门专业不选
部分家长认为,只要热门的专业就一定是好专业,将来也更好就业。其实,事实并非尽是如此,而是要选适合考生的专业。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也非常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很容易落榜。因此,在选择志愿时尽量“冷热”结合,再充分考虑考生的兴趣、特长等,再进行填报。
雷区4
平行志愿没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也并非没有风险。
比如被退档的风险。退档的考生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
定位不准确的风险。将报考院校定位太高,考生报考的所有院校志愿投档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导致自己无法被投档;将报考院校定位过低,考生失去了冲更好院校的机会。
还有就是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梯度的风险。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据高考分数和志愿个数来决定,不能过小,过小会导致志愿浪费;也不能过大,过大容易浪费考生的分数。
雷区5
不填或全填“服从调剂”
服从调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院校是否服从调剂;二是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而且,“服从调剂”有条件。“院校服从”是在你所选报的院校都没有被录取时才会发挥作用,但这种概率是很低的,一般院校是不会录取没有填报本校志愿的考生。“专业服从”的条件是你超过某院校的投档线,但没有达到被你所报的专业录取线,同时该校还有专业未录满可以录取你,如果你服从专业调剂便会被该专业录取;如果你不服从调剂该校只能做退档处理。所以,“服从专业调剂”不会影响你本来可录取的专业,只在当你高考分达不到你所填报的专业时才有效。
雷区6
盲目信任“专家”
志愿填报时如果能有专家从旁指导固然是好事,但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上,一些人被包装成“资深”或“顶级”专家,声称对考生和家长进行“1对1辅导”,收费动辄数千、上万元,甚至还有高达十几万元的“天价”套餐。而所谓的专家背景根本无从考证,考生和家长切莫“心急乱投医”,影响后续报考。
雷区7
交钱包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擦亮眼睛。(谭萍)
据7月14日央广报道,近日,浙江、河南接连发生了两起恶意填报、篡改他人志愿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一起是因琐事发生矛盾,河南中牟一考生恶意填报同学的志愿;另一起是因为自己高考没考好,浙江台州一学生篡改了3名同学的志愿。
日前,教育部会同公安部联合约谈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网站相关负责人,要求在网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认准各地考试院和高校官方网站,并确保官方网站优先推荐,以切实维护公平和谐的涉考网络环境。
高中应当有所作为而非做旁观者。高考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培养的终点,还十分有必要“扶上马送一程”,在志愿填报这一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
对无数考生和家长,高考像一座大山,而对各行各业的商家,高考犹如一座富矿。“高考经济”已经惠及无数商家,而这两年最新的掘矿者,是无数的网络公司,他们祭出“大数据”这面高科技招牌,做上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生意。
防止填报截止时间前出现网络拥堵影响志愿填报,考生要尽早上网填报并保存,避免逾时不能填报。因考生自身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专业人士提醒,考生和家长在购买咨询服务时应保持理性,报考数据必须查询权威来源,不能迷信“高收费志愿填报指导专家”和“内部信息”。
高考出分之后,录取工作开始,这段时间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志愿填报。选准一个心仪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对于考生未来发展可以产生深远影响,与志愿填报有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要注意按要求、按步骤进行,有几个注意事项特别需要注意。牢记填报时间。考生须按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填报志愿时间上网填报志愿,错过填报时间,将不能再进行志愿填报,责任自负。
在志愿填报中,有些考生或家长对一些基本的常用术语缺乏正确的了解,从而造成面对众多高校与专业选报时茫然不知所措。昨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给出了几个高考志愿填报中常用术语,搞懂这几个关键词,对填报志愿至关重要。
到底该如何报志愿?是选择发展前景好的还是考生感兴趣的专业?是听考生自己的还是听家长的意愿?填报志愿,关系着考生的人生道路和今后的职业,着实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