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以下简称《管理措施》),明确了“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等多条底线。
在中小学减负的大背景下,《管理措施》秉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把指导性原则细化为具体要求,为教育实践中的减负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依据。
《管理措施》中的大部分要求,都是针对教育界长期以来深受诟病的“痛点”,果断出手,精准施策。例如落实进校App的“双审查”责任制,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杜绝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不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等规定,为教育行为划出了清晰的底线,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叫好。
但是,“禁止”中的一些规定似还有厘清的必要。例如,“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这是针对一些学校和老师动不动就布置大量的抄写、默写等机械性的作业,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类作业增加学生的负担又没有实际效果,布置起来却不需要花什么脑筋。不过,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写不对生词,让他抄10遍算不算惩罚?一名教育工作者,是否也应该拥有一些促进教学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合理惩戒手段呢?
前一段时间,教育惩戒权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教育部门不但明确教师可以拥有教育惩戒权,而且表示将制定具体实施的细则。适当的惩戒权当然不是指教师可以随意惩罚学生,用任何方式惩罚学生。去年11月,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一场关于惩戒制度的听证会。在听取了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学专家和法律界代表的意见后,学校归纳出“经常不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等7种可惩戒行为,并总结了8种惩戒方式。
8种方式中,有一种就是“加倍劳动”,即将自己力所能及应完成的学业任务和劳动任务完成,并加做一次,然后与学生约定再犯错,如何翻倍。根据反复犯错的情况,不断提高之前约定的相应的倍数,最高不超过5倍。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能在惩戒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那么,“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的规定,为教师的惩戒权留下用“武”之地了吗?
在教育学界,一个广泛被认可的原则是,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或老师要持有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温和,指的是成年人不能用发脾气、辱骂等方式来“教育”孩子、发泄不满;坚定,则是指对孩子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妥协退让。与学生约定好什么情况下会“罚抄”作业,并且在他“触线”时实施惩罚,可以说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做法。
当然,动不动就罚抄作业、罚抄课文,是一种教育上的懒惰,应该坚决反对。因此,如何把握好惩戒的度就是关键了,运用之妙,不能“存乎一心”,而应该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共同做出明确的约定,让教育惩戒具有可预期性。在明晰的规则之下,给予触碰规则者适当的惩罚,相信大家都能接受。
(作者:土土绒,系媒体评论员)
为了切实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复学后的心理调适工作,管城区港湾路小学在4月24日上午,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春季复学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在线课程。
根据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实施。
教育部网站4月24日发布《关于将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实施的公告》。
为进一步凝聚师德正能量,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活力与热情,展现教师队伍担当作为、百折不挠、勇于创新、共克时艰的良好风貌,4月23日下午,上街区锦江路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尊重生命的延期开学举措,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在前方,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抗击一线的无数医护人员,联防联控中的社区工作者......
为积极倡导全校教师勤练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丰富课余生活,郑州经开区第五中学于4月22日举行了以“致敬最美逆行者、做好学生引路人”为主题的教师书法比赛活动。
“这场新冠病毒之战,其实就是免疫力之战,我要让我的学生们赢在起跑线上,用武术锻炼来保护自己,抗击疫情。”这是面对突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时管城区外国语小学武术社团负责教师闫文韬的铿锵誓言。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郑州市管城区野曹小学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心系学生,执着奉献。95后教师李冉就是其中一员,她是野曹小学三一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培育认定中原名师300名(分两批进行),省级名师8000名,省级骨干教师4.2万名,引导市县培育相应层级、相当规模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层级教师培育标准完善,教师人才培育模式成熟,教师人才培育基地优化,豫派实践型教育名家群体效应初步显现,教师梯队攀升体系不断增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基本满足河南教育发展的需要。
久别重逢,是世间最美的相遇。4月13日初三学子返校复课,当沉寂的校园遇上青春洋溢的少年,恰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学子的返校立马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久别重逢的喜悦,口罩挡住了笑容,欢喜却从眼睛里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