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出台新规,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被清理出教师系列。9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透露,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最强的国家,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
“清理令”即将到来,本科教育更有“未来”。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强迫性无需赘述。然而,知易行难,如果没有一系列强硬的措施来促进与鞭策,就难以让本科教育真正强起来。不上课的教授就该“下课”,“清理令”的目的在于,让大学教授和副教授回到课堂上,履行自己“教”与“授”的职责,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只有教授和副教授等师资力量倾注甚至专注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才能行稳致远。
教授上课是教育的守正。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大学精神的精髓在于以优秀的师资力量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以先进的教学教育手段塑造出有用的人才。一个脱离课堂的教授、一个远离学生的大师,其实是“不尽职责的”。当然,教育教学有越来越多的形式,有人会说,教授和大师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教学,然而,“形式千万条,课堂第一条”,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抓本科的课堂教学可谓高等教育的守正。
教授上课是量变,成就“金课”是质变。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并且进入常态化,这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一种“量变”。需要提醒的是,仅仅走上课堂讲课还是不够的,不排除有的教授“糊任务”,或者迫于“清理令”而带着情绪上课等,必须防患于未然,让上课、上好课、成金课一气呵成。只有带着立德树人的责任上课,带着打造金课的使命上课,才能确保上课质量,才能让本科教学产生质变。
只有“以本为本”,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才能实至名归。“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从思想共识到教育共识和机制共识,可谓迈出“以本为本”的关键性一步。让高校的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平台,潜心教书育人,此为固本之策、培元之方。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步,起好步才能带好头,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才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王旭东)
国内一些媒体的报道中之所以对本科教育层面的“导师制”加双引号,很大程度上缘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制度边界、与研究生教育层面导师制的异同、实践效果等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媒体报道,目前,北京科技大学1360名专任教师担任10638名大一至大三本科生的导师,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长江学者等担任导师的比例是100%。如今,不少高校都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这些导师不仅有“青椒”,还有长江学者、院士等“学术大咖”。
前不久,北京科技大学举办了一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讨会。据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介绍,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大学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开,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所有专业。
10月21日,省会2位新晋“预备技师”获得“智汇郑州”青年人才生活补贴资格,这意味着郑州市首批技工院校毕业生,享受到了本科生同等待遇使得“技能”和“学历”真正在人才“天平”两端实现平衡。
《意见》特别指出,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落实学士学位管理办法,健全学士学位管理制度,严格学士学位标准和授权管理,严把学位授予关。
教育部将出台新规,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清理出教师系列。
9月,各大高校的学生迎来自己的“开学第一课”。浙江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有三位重量级院士来到了本科生课堂,给本科生带来第一课。这三位院士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岑可法,浙大学生们反映十分热烈。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青年网民占比较高。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与网络相伴的一代,其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模式都呈现了与互联网共生共融的新态势,网络素养成为影响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昨日,北京大学举行本科生毕业典礼,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今年,北大共有3621名本科生毕业。在毕业典礼现场,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给毕业生上最后一堂课,他寄语本届即将走出校园的北大学子:要做永远向上的青年。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10日在北京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5%,其中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届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