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上学,更不想考试,我要回家。”小柔(化名)不耐烦地边说边挣脱妈妈的手,起身走到窗边站着,面向窗外大口喘气,丝毫不顾忌自己正身处心理咨询室。这名初三女生,长得跟她的名字一样文文静静的,没想到发起脾气来竟如此暴躁。
妈妈说,其实她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也自觉,成绩优秀,真不知为什么到了关键的初三竟莫名“厌学”。眼看着中考在即,全家人都快因此急疯。
在刚过去的这个特殊寒假里,因新冠疫情衍生出的网课新模式令许多的学生和家长头疼,可小柔却特别喜欢。早上可以稍微晚一点起床,只要能赶上上课时间就好;课间可以略微刷刷手机,只要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好;晚上睡前能慢慢洗个澡放松,爸爸妈妈绝不会来催着她快点。总之,除了完成每日学习任务之外,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小柔坦言,自开学以来,她觉得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煎熬:首先,刷手机是绝对禁止的;其次,因为上的是寄宿学校,晚自习下课后洗漱时间有限,4个人得轮着用卫生间,无法像在家里一样好好享受洗澡,觉得浑身不舒服,而且熄灯以后有人打呼噜,她在12点前无法入睡,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中午又不敢补觉,怕自己落下更多。
一天数学课,老师抱着一叠试卷进教室,说是要来一场突击的摸底考试,检验一下大家上网课的效果。看着课桌上的试卷,小柔当场就哭了,顿时把老师和同学都弄得不知所措,最后只能将她领至班主任办公室。
“我不想上学,更不想考试,我要回家。”当时小柔嘴巴里念叨的就是刚进诊室时的那句话。初三开学至今已快两周,小柔的“厌学”情绪丝毫没有缓解,中考一天天逼近,妈妈最终决定求助于杭州市七医院青少年心理早期干预科王奕權主任医师。(本报记者 何丽娜 本报通讯员 李彬)
居家学习使得亲子时光的长度激增,亲子关系却并未因此改善,陪伴孩子上网课往往成了家里“鸡飞狗跳”的导火索。如何提高亲子陪伴质量,是个世界性的普遍命题。
疫情期间上网课,老师孩子家长都觉得压力山大。当老师家长发现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总觉得如临大敌,会严肃地和孩子说快去看书学习,巴不得孩子除了吃喝拉撒,都埋在书山里,这山如果是五指山那效果更佳。
疫情期间,宅在家长长时间上网课,视力疲劳怎么办?4月14日下午,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你猜课程”时间,特别邀请眼科专家上线,用附小娃的视力保护科学支招。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时期,当“看电视上课、拍照交作业”的新鲜感过去,一些孩子逐渐显露“网课倦怠”现象,自我管理越来越不行,时间观念也不如以往,不仅学习效率下降,负面情绪也有所增加。
网上授课已经两个多月了,随着疫情好转,全体师生盼望的战“疫”胜利,重聚校园的那一刻也越来越近。心之所向的同时,更要深耕网上教学。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解决网课中存在的问题。她就是郑州五中初中八年级物理老师涂冬梅。
延期开学,线上学习。北京66所本科高校“云课堂”近日亮出成绩单:自2月17日以来,共开设网络课程8.5万余门次,参与网络授课教师4万余人次,学生选课达到410万余人次。
3月26日,郑州八中首次网课阶段性测试开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2000名八中学生全部进行“居家测试”。下午2点半,一间间“云端考场”启用,首门测试科目——语文考试的“开考铃声”在考生家中响起。
广东清远东江村买设备、拉网线,把村委会会议室改造成上课的教室;安徽铜陵实行“一人一策”,通过借用设备、共享网络等方法帮助留守儿童在线学习;黑龙江协调电信运营企业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专属优惠流量包,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20G免费流量包……疫情期间,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地纷纷出台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居家上课,让在线教育成为学校课堂的有效“替代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学生熟悉了网课这种在家学习的全新模式。一时间,被网课“逼疯”的家长们屡屡登上微博热搜,网课似乎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场不小的考验。
学生进入学习倦怠期怎么办?如何利用好网课?家长应如何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3月25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星火路小学召开线上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