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浙大紫金港校区这样在路边吃饭的大学生很常见。
下图:学霸餐送餐车。
中午12点15分,浙大2018级生命科学专业学生陈维佳匆忙跑到紫金港校区东二教学楼走廊,领饭的同学已经排起四列长队。几分钟后,陈维佳刷卡拿到一份一荤两素的盒饭。拿到饭菜的大学生们四散分开,有的在休息区找到好位子。没找到地方的,他们随便在走廊里哪个角落,或者就在台阶上席地而坐,快速地吃起饭来。
这些饭,是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打包好送来的,有个霸气的名字——“学霸餐”。
“食堂人多,路又比较远,选择吃‘学霸餐’可以节省时间,早点回教室学习。”陈维佳说。
每天,浙大食堂能卖出约1000份盒饭。学生蹲在路边吃午餐,已经成为浙大紫金港校区的一景。有浙大学生说:“在浙大,学霸餐就是一种信仰。没吃过学霸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浙大人。”
为了中午能多学习一会儿
浙大学生在教室外吃饭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浙大紫金港校区,中午路过教学楼,见到这个颇为壮观的场面,肯定会小小地吃惊一下。
走廊边,台阶上,一切可以站或坐的地方,都能看到捧着盒饭在吃的大学生。有些人一边往嘴里塞饭,一边还在专心看书。
“你们为什么不去食堂吃饭?”钱报记者很好奇,逮住一位正在吃饭的同学问。“食堂?太远了。那里人又多,打饭还要排好久的队,浪费时间。”这位戴眼镜的男生说。
在浙大的课程表上,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的时间是12点15分,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1点15分,中间只有一个小时。食堂准备好盒饭送到教学楼,给这些同学解决就餐问题。紫金港校区面积大,一共分东西两个教学区,但主要的几个食堂都集中在离教学区较远的大食堂。从教学区骑车到大食堂大约要花上8至10分钟的时间,如果步行,哪怕紧走慢赶,也要20多分钟。离教学区最近的临湖餐厅面积比较小,到了中午也总是挤满了人。
为什么要叫“学霸餐”呢?“你想啊,能够如此勤奋争分夺秒学习的学生,不是学霸是啥?”一位学生一语道破天机。
2017级数学专业的王晓寒同学告诉钱报记者:“中午一个小时,我选择吃食堂送上门的盒饭,能多学习一会儿。”
浙大食堂送“学霸餐”
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
“学生们课比较多,吃饭时间紧,从2007年9月开始我们就在教学区设立了快餐供应点,只提供给师生刷卡购买。”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林旭昌说。紫金港校区东二和西三教学区都有长长的走廊,方便学生们排队,供餐地点就选在了这两个地方。
周一到周五的中午,无论刮风下雨,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开着一辆明黄色的小餐车载着“学霸餐”来到指定地点,在两张小桌子上摆好刷卡机,等待学生们下课。这些饭菜都会放在特制的保温箱里,保证吃到时是热热的。
下课时间一到,同学们背着书包,都小跑着过来买“学霸餐”。东二教学楼长长的走廊里立刻挤满了人。卖餐点一共两台刷卡机,同学们为了节省空间主动排成4列长队,两两交替刷卡买饭。前一位同学买完,下一位同学停下,等旁边的同学先买,再递上自己的卡。秩序井然,根本不会出现插队争吵的现象。
“学霸餐”早就成了浙大学子口耳相传的特色,“来浙大读书怎么能不试一下‘学霸餐’呢?”药学专业的张双烨还没进浙大前,就在学长学姐那儿听到过“学霸餐”的名气了,“我记得第一次来时队伍特别长,但为了传说中的‘学霸餐’我还是选择等待。现在只要下午有课,就选择吃‘学霸餐’。”
虽然人多队伍长,但“学霸餐”早已打包好,售卖又快又方便,一般排队5分钟就能买到。
“学霸餐”每天要卖1000份
三款套餐最贵的15元
“因为供应点条件有限,所以每天定量供应1000份,下雨下雪天会增加供应量。”林旭昌说。
“学霸餐”太火爆,每天都会卖光。有些学生来得晚没吃到,只能赶去食堂吃饭,或者在附近咖啡店买点面包凑和一下。
来自控制学院的李章源一周有两三天会光顾“学霸餐”,“其实去食堂也来得及,但‘学霸餐’更快更方便,而且我觉得它比食堂的饭菜更好吃。”小伙子说。
每天“学霸餐”的饭菜,都是由食堂搭配好并打包再送到教学区。每天的菜单都不一样,还有三种不同的套餐供师生选择。常规“学霸餐”的配置是一荤两素加开胃菜和米饭,一份10元。其他还有两种套餐,价格分别是12元和15元。12元的套餐多一个菜,15元的套餐在12元的基础上,多加一份水果。
那天,陈维佳买了一份10元的套餐。“‘学霸餐’可能要比食堂贵一点,但也只是贵一两块钱,我觉得可以接受。”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学霸餐”的定价,是在饭菜的基础上多加了餐盒费用,并未把人工成本加进去。
不仅学生喜欢吃“学霸餐”,很多老师也会来排队。在浙大任职的杨老师为方便工作已经连续吃了一周的“学霸餐”。她认为从食堂送过来的盒饭干净卫生,味道也不错,比点外卖要划算很多。
浙大网红数学老师苏德矿也是“学霸餐”的忠实粉丝。东区大教室是“矿爷”这么多年上微积分课的主要阵地,上完课,他也会和学生们一起排队买学霸餐,有时候他会和同学们蹲在路边一起吃,有时候拎着学霸餐去赶校车,等到了玉泉的办公室再吃。
每年后勤收到很多表扬信
还有学生给送餐人员买热茶
对买到“学霸餐”的同学来说,争分夺秒还没有结束。“学霸餐”每天卖出1000份,但教学区周围只有十几张供人休息的长桌,学生们总是需要拼一拼,挤一挤才能坐着吃饭。
“空教室里有些同学还在自习,也不好意思进去吃饭。”一位端着盒饭的同学来晚了没地方吃,只能坐在花坛边沿将就一下。
“现在‘学霸餐’的供应和售卖唯一不足的地方还是在于用餐场所,所以希望同学们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到大食堂吃饭。”林旭昌说,毕竟教学区不能当食堂。
“学霸餐”也方便了不少有特殊情况的同学,有同学腿上打了石膏还来教室上课,工作人员就把方便的“学霸餐”送到他的用餐地点。
每年浙大后勤服务集团都会收到很多学生写来的表扬信,天气冷的时候,同学们还会给卖“学霸餐”的工作人员送上热茶。
“随着紫金港大西区投入使用,学校食堂布局会更加均衡。‘学霸餐’不会取消,但也不会无限增加供应的。”林旭昌说。
通讯员 邱伊娜 孙嘉蔓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感谢浙大的关心与祝福!我和夫人身体状况良好,也希望贵校一切安好。疫情使我们团结一致,愈加凸显了两校的友谊和人性的力量。”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S. Bacow近日给浙江大学的回函。
一般助教批作业,只有对和错两种符号。但在这门课146位学生的作业本上,都有弹幕一样的批注、评论区留言一样的评语,甚至还有“互动”——这是张洪申每周用近12个小时完成的“佳作”。
“在寝室楼下听到有人在读英语,很标准,我心想谁暑假还这么勤奋呀,真棒!走到门口发现是宿管阿姨,大吃一惊。”几天前,浙大的学生小林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她发现浙大紫金港校区青溪女生宿舍的宿管阿姨居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扫地僧”。
日前,一组描绘老杭城风貌的漫画在浙江职工中心展出,共70幅,均出自浙大退休教师、漫画家倪集裘之手。1949年出生的倪集裘,今年已经70岁了,与共和国同龄的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日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而在署名中,有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的身影和2017级生物医学专业罗凯闻的名字。
今年,浙江大学就为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准备了众多衔接班,其中,《高等数学先修课》作为高中升大学的数学“衔接课”,受到了众多新生的追捧,截至发稿当天,已经有17200余名学生参与。
近日,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一堂讲座上,一份浙大专属眼影盘“火”了。
“浙大有7个校区,一共21个食堂,每天吃饭的人次至少13万。一年下来,21个食堂要消耗掉18180吨食材,相当于2500头非洲象的重量。”邵泳梅对这些数据了然于心。
摆在钱报记者面前的,是厚厚一叠信纸。这是一封“连环信”,整整写了21年。写信的,是浙大1946级的学生,他们是浙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他们都是医学各科的教授,其中不乏中科院院士、学科负责人、医学院院长等。
近日,澎湃新闻获悉,刚刚获批的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将于2019年开始招生,学生纳入新设立的竺可桢学院图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