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教育头条 > 正文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 需多方联手

2019年11月11日10:43  来源:科技日报

5034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

  有效管理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业发展迅速,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社会问题。

  据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人,其中21.8%的上网者年龄在20岁以下,不足10岁的网民约有2900万。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调研发现,近三成的学龄前儿童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而14岁青少年每天使用网络时间超过半小时的比例达到60.8%。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知》要求一是实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二是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三是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四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管;五是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六是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游戏管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和切实作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情况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当前防沉迷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知》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提出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要求和具体安排,明确了网络游戏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基础上,强调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责,推动社会各界协同治理、有效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管共治。

  适龄提示≠西方分级制度

  “色情与暴力的内容对未成年人最具危险性,因为会引发尝试冲动,进而扭曲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因此,对误导儿童的视频类节目应及时禁播并查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

  《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从多维度综合衡量,探索对网络游戏予以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帮助未成年人、家长和老师等更好区分网络游戏,引导未成年人更好使用网络游戏。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说,适龄提示并不等同于西方的分级制度,决不允许色情、血腥、暴力、赌博等有害内容存在于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中。

  据了解,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正与公安部对接,牵头建设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为游戏企业提供游戏用户身份识别服务,以准确验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此外,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逐步完善和丰富身份识别系统的功能,实现跨平台使用网络游戏时间的数据互通,以掌握每一个未成年人跨平台使用游戏的总时间并予以约束。

  突出家长和学校的作用

  “对于沉迷游戏的学生来说,游戏的刺激太强了。而社会、学校的交往和学习,如果无法提供对等的刺激,自然对他们不具有吸引力。”有十多年教龄的海南省海口中学老师彭海明说,参与校园生活的成功体验,家长给予孩子关心陪伴及一些积极的刺激,比如:旅游、打球、唱歌、画画等有趣味的活动,相对一些限制规定更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世界拽回到现实生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詹大年表示,对企业网游软件的出版加以有效管控是关键。《通知》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比如限期消除目前运营中的网游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限制不满足《通知》要求条件的新的网游软件继续出版、上线。

  詹大年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主体是家长和学校。有关规定还可以突出家长、学校的作用,赋予家长、学校的权力与责任,比如监管、举报等方面。网游的受害主体是未成年人,管理、帮助未成年人正确参与网游活动,消除网游对未成年的不利影响,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教育设计只有多样化、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才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这样,未成年人才可以在网游与功课之间找到平衡点,自觉处理好网游与功课的关系。与教育接轨、与青少年生命成长相适应的多样化的网游产品、多元化的网游空间,才更可以满足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需求。”詹大年说。

文章关键词:未成年人 沉迷网游 网络游戏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教育与法治合力给未成年人更好保护

    具体来说,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除了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种行为予以严厉惩戒和打击之外,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力,让未成年人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一定的法治思维。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知道及时向值得信赖的人或组织求助,能主动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

  • 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织密法网

    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9年12月15日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最高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能“一放了之”

    12月20日,最高检联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情况。针对是否应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表示,对于涉嫌犯罪,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

  •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该如何破解?一文带你了解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早在2015年12月,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就已达1.91亿人。很多孩子陷入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由此引发的极端案件更不在少数。

  • 多方合力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开始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此次两部法律的修订,无疑备受期待。在法律条文背后,要更好地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 两部未成年人法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结束 找准未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以来,两部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形势变化,近年来未成年人保护不足、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对两部法律进行修订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

  • 关注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行为 法律如何应对熊孩子

    近年来,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危害之严重,令人震惊痛心。但根据目前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并没有受到刑事处罚,有的甚至被一放了之,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忧虑。

  • 家长关爱上线 孩子才不会“掉线”

    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 哪些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在作关于修订草案的说明时介绍,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 为未成年人构筑最严健康防护体系

    随着网络普及率不断提升,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前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备受关注。日前,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发布公开信,介绍了其在游戏时间管理、游戏消费管理、实名信息校验和适龄游戏尝试四个方面的探索、实践,强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永远没有终点。

慢新闻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洛阳“七一路市场发现病毒”?官方最新通报来了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